英文名 | Coelenterazine | CAS號 | 55779-48-1 |
產品編號 | FS0559 | 分子式 | C26H21N3O3 |
產品分類 | 熒光探針及染色 | 分子量 | 423.4632 |
純度 | ≥98% | 儲存條件 | -20℃避光干燥保存 |
產品簡介
腔腸素(Coelenterazine)是自然界中資源最豐富的天然熒光素,是絕大多數海洋發光生物(超過75%)的光能貯存分子。腔腸素可作為許多熒光素酶的底物,比如海腎熒光素酶(Rluc),Gaussia 分泌型熒光素酶(Gluc),以及包括水母發光蛋白(aequorin)和藪枝螅發光蛋白(Obelia)在內的光蛋白(Photoproteins)。
其發光原理是:以腔腸素為底物的熒光素酶在有分子氧的條件下,氧化腔腸素,產生高能量的中間產物,并在此過程中發射藍色光,峰值發射波長約為 450~480nm。與甲蟲(或螢火蟲)熒光素/熒光素酶系統不同,腔腸素/熒光素酶系統不需要三磷酸腺苷(ATP),因此更便于體內生物熒光的研究。
產品應用
腔腸素應用非常廣泛,包括:1. 腔腸素常用作基于熒光分析的報告基因檢測以及活體動物檢測的發光底物。 2. 檢測細胞/組織內活性氧(ROS)水平:腔腸素能在酶非依賴性的氧化體系中自發熒光,細胞和組織內 的超氧陰離子和過氧化亞硝基陰離子能夠增強該自發光信號,從而檢測活性氧水平。 3. 腔腸素非常適用于檢測活細胞內鈣離子水平,腔腸素作為水母發光蛋白復合物(Aequorin)的組成成分, 當復合物與鈣離子(Ca2+)結合后,腔腸素能被氧化生成高能量產物 Coelenteramide,同時釋放出 CO2 和藍色熒光(~466 nm)。 4. Renilla 熒光素酶和底物 coelenterazine 被用作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 (BRET) 中檢測蛋白質-蛋白質相 互作用的生物發光供體。
產品特性
CAS:55779-48-1
別名:Coelenterazine;天然腔腸素;鈣離子熒光探針腔腸素
分子式: C26H21N3O3
分子量:423.46
外觀:黃色至棕黃色結晶性粉末
純度:≥98%
溶解性 (25℃): 乙醇(2mg/mL)
Ex/Em:429/466nm
儲存條件:-20℃避光干燥保存,最好保存在惰性氣體下以避免接觸空氣。
使用方法(僅供參考):
腔腸素母液的配制:
1.本品是以粉末形式提供,使用前需將本品回溫至室溫。(溶解性是在室溫下測定的,如果溫度過低,可能會影響其溶解性。)
2.將4mg粉劑加入2ml無水乙醇配制成5mM(相當于2mg/ml)母液,避光備用。
【注①】:對于所有進行熒光信號檢測的試驗建議溶液現用現配。
【注②】:不建議將腔腸素的乙醇母液放到-20℃或者更低溫度保存, 因為其高能量的二氧環丁酮結構即使在低溫的情況下也會瞬時降解,導致熒光強度明顯變弱。
【注③】:腔腸素溶解特性:腔腸素及所有衍生物溶于乙醇或者甲醇,切忌溶于DMSO。腔腸素的水溶性相當低, 一般情況需用乙醇等配置成母液后再用水溶性緩沖液稀釋到需要的工作液,現配現用,避免過夜保存。
腔腸素工作液的配制:
可直接用不含 Ca2+/Mg2+的 PBS 緩沖液(CAT:FSH017)或者其他類型生理緩液將儲存液稀釋到實驗所需的工作液濃度,現配現用,也可 4°C 避光短暫存放。若是體外實驗,需要使用前室溫平衡15∽20min。
濃度溶劑體積質量 | 1 mg | 5 mg | 10 mg |
---|
1 mM | 2.3615 mL | 11.8075 mL | 23.6150 mL |
5 mM | 0.472 mL | 2.361 mL | 4.723 mL |
10 mM | 0.236 mL | 1.181 mL | 2.361 mL |
注意事項
1).我司產品為非無菌包裝,若用于細胞培養,請提前做預處理,除去熱原細菌,否則會導致染菌。
2).腔腸素的干燥粉末在密封狀態下較穩定,可避光保存于-20℃或更低溫度。可通過在管內充入惰性氣體(氮氣或氬氣)防止其氧化。
3).當使用多孔板進行熒光值的檢測時,建議通過設置對照孔來消除由于腔腸素在工作液中不斷被氧化所帶 來的誤差。
4).不同種類的熒光素酶存在很大的區別,此產品為天然腔腸素,其與其衍生物與水母發光蛋白復合體具有不同的Ca2+親和力和光譜特性。